產品分類
一體化彎管流量計的日常保養可圍繞以下步驟
更新時間:2025-08-27 瀏覽次數:17
一體化彎管流量計是一種新型的流量測量儀表,其工作原理基于流體流經彎管時產生的離心力。當流體通過彎管時,由于彎管的約束,迫使流體在彎管內作圓周運動,從而產生離心力。該離心力的大小與流體的流速、密度以及彎管的彎曲半徑(即曲率半徑)緊密相關。由于彎管的彎曲半徑是已知的,且可以通過檢測流體的溫度和壓力來準確計算流體的密度,因此可以通過測量彎管內外側的壓力差(即差壓)來表征離心力的大小,進而計算出流體的流速和流量。
一體化彎管流量計的日常保養需圍繞清潔防潮、定期檢查、防腐蝕防損傷、規范操作四大核心展開,結合其結構特點與工況需求,可按以下步驟實施:
一、清潔與防潮:保障傳感器性能
表面清潔
頻率:每周用軟布擦拭流量計外殼,清除灰塵、油污等雜質;每月用中性清潔劑(如肥皂水)清洗頑固污漬,避免使用腐蝕性溶劑(如酒精、丙酮)。
重點區域:傳感器接口、顯示屏、接線盒等易積塵部位,需用軟毛刷或壓縮空氣清理縫隙。
防潮處理
安裝環境:確保流量計遠離潮濕環境(如地下室、露天管道),若必須安裝于潮濕場所,需加裝防護罩或選擇IP65以上防護等級產品。
電纜管理:每次使用后,立即蓋好電纜接頭保護蓋,或用防水塑料袋密封;定期檢查電纜外皮是否破損,避免水分侵入。
內壁清潔(針對易結垢介質)
適用場景:測量污水、含顆粒流體時,需定期清理彎管內壁結垢。
方法:
化學清洗:根據垢質選擇酸洗(如鹽酸)或堿洗(如氫氧化鈉),需嚴格控制濃度與浸泡時間,避免腐蝕管體。
機械清理:使用軟質刷子或高壓水槍沖洗,禁止使用硬質工具刮擦,防止損傷內壁光潔度。
二、定期檢查:預防潛在故障
外觀檢查
頻率:每日巡檢時觀察外殼是否有劃痕、裂縫或銹跡;每周檢查連接處是否松動(如法蘭螺栓、電纜接頭)。
處理措施:發現損壞或松動時,立即緊固或更換部件,防止內部元件受潮或振動損壞。
電性能測試
工具:500MΩ絕緣電阻測試儀、萬用表。
步驟:
電阻測試:在管道充滿介質時,測量接線端子A、B與C之間的電阻值,A-C、B-C阻值應大致相等(差異≤1倍);若差異過大,可能是電極滲漏或接線盒進水。
絕緣測試:在襯里干燥狀態下,測量A-C、B-C間絕緣電阻(應>200MΩ);若絕緣電阻下降至50MΩ以下,需返廠維修。
零點校準
頻率:每3個月進行一次零點檢查與調整(重要監測點可縮短至每月一次)。
方法:
確保傳感器充滿流體且無流動,關閉下游閥門,記錄調零前零點值。
與歷史數據對比,計算零點漂移誤差;若偏差>1%,需重新校準零點。
三、防腐蝕與防損傷:延長使用壽命
介質適應性檢查
腐蝕性介質:若測量強酸、強堿或含氯流體,需定期檢查管體腐蝕情況(如每月目測內壁是否變薄、變色)。
含顆粒介質:在流量計前加裝過濾器(目數≥100),防止顆粒卡堵或磨損彎管內壁;每月檢查過濾器壓差,若壓差>0.1MPa,需清洗或更換濾網。
避免機械沖擊
安裝要求:流量計前后需保留足夠直管段(前5D后2D),減少流體湍流對彎管的沖擊。
操作規范:禁止在流量計運行時敲擊管體或突然關閉閥門,防止產生水錘效應導致彎管變形。
內襯保護
適用場景:測量油類、有機溶劑等可能溶解內襯的介質時,需定期檢查內襯完整性(如每月目測內壁是否起泡、脫落)。
處理方法:發現內襯損壞時,立即停用并聯系廠家更換內襯,避免介質泄漏損壞傳感器。
四、規范操作:確保測量準確性
啟動與停運
啟動前:緩慢打開閥門,使流體充滿彎管,避免空管運行導致傳感器干燒損壞。
停運時:若介質易凝固(如瀝青、樹脂),需用蒸汽或熱水沖洗彎管,防止殘留介質堵塞或損壞內壁。
流量控制
避免急變:禁止使用快開閥或突然改變流量,防止流體慣性沖擊損壞彎管或傳感器。
量程匹配:確保實際流量在流量計量程的30%~70%之間,避免長期低流量(<10%量程)或過載運行(>90%量程)。
數據監控
實時對比:每月將流量計讀數與歷史數據或其他儀表(如超聲波流量計)對比,偏差>3%時需排查原因(如結垢、零點漂移)。
異常處理:發現流量波動異常時,檢查管道是否漏氣、閥門是否卡阻或傳感器是否故障。
- (上一篇):沒有了
- (下一篇):一體化彎管流量計其關鍵的技術特點及分析如下